孔子、孟子、董仲舒对中华民族核心传统价值观的形成和建立

孔子、孟子、董仲舒对中华民族核心传统价值观的形成和建立

儒学的发展历程

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以儒家思想为主。这样的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至少要经过三四百年的历史。先秦诸子各有自己的经典,儒家有儒家经典,墨家有墨家经典。其中,一项重要的历史使命就是确立家族所崇尚的价值观。朱子说不同,百家争鸣,最终儒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儒家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原因有二:一是儒家所倡导的价值观符合中国古代宗法社会的特点;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来看,如果统治者要提出一个价值主张,如果不依靠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虽然可以用强大的行政权力暂时强制执行,但不会久而久之,就像秋天的落叶,一阵风就能把它吹走。

我们今天在这里讲的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是如何形成和确立的。早期儒家的四个最重要的代表人物都在这里涉及:孔子、孟子、荀子和董仲舒。他们的学术思想活动独具匠心,创造了中国思想史上的许多“第一”,影响深远而巨大。这四个人的时间跨度是三四百年。三四百年来,中国的历史发展既波澜壮阔,又错综复杂。下面我们就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在中华民族核心传统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中所发挥的历史作用进行探讨。

孔子:第一位私塾教师

说到孔子,我们要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对中国文化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根据前人的看法和自己的理解,我提出以下观点:

中国第一位民办教师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以“孔子:第一位老师”为题,提及孔子,突出了孔子对中国教育史的贡献。孔子的祖先是宋朝贵族和殷商王室魏子的后裔。到了孔子的曾祖父那一代,为了避免政治迫害,他移居鲁国。他的父亲梁河叔叔娶了一个年轻女子严正哉为妻。孔子三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抚养他长大成人。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孔子从小就开始努力学习,到了30岁,他被视为知识渊博的学者。西周的教育是“学在府”,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受教育的资格,普通平民的子弟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但到了春秋时期,官学没落,学业下滑。许多从事“王臣研究”的人才,散落在民间。比如司马迁曾说,他的祖先世世代代担任周朝的史官,进入春秋战国后,便分散到各个国家。这种情况让人们有机会接受“王学”。相传孔子曾求老旦礼,弹子求官,求长虹,求学琴。孔子在学习“君臣之学”后,便开始了私讲的风格。因此,孔子是中国第一位私塾教师。

对经典的第一次有意识的创造性诠释

孔子曾说过“言而无为,信守古人”,这句话颇受诟病,被视为保守、复古。这大概是个误会。按照孔子的思想,“诵”是描述历史,“信”是珍惜历史所蕴含的价值,历史有其价值,所以要“报而不做”;现实中失去了价值,所以“信而为善。古代”。

经过历史的风风雨雨,今天的人们对价值观的概念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价值观是民族文化心理中的根深蒂固的东西,只有在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中才能发现和挖掘,才能体现和传承。如果一个社会共同体不能从自身的历史文化中挖掘出来,而将某个学派或派别的思想强加于这个社会共同体,其结果多半以失败告终。我们现在回味孔子的“言而无为,信守古人”之言,深有深意。

近年来出土的一些关于竹丝的资料告诉我们,孔子不仅研究经典,还探索和诠释了经典的深层价值。我们先来看看孔子对《诗经》的解释。在上海博物馆藏的战国楚竹书《论孔子诗》中,孔子说:我从《诗经·葛谈》的诗中得到了对原作的崇敬之诗。人们看到了面料的美,就一定会了解面料的原材料。 葛根之所以被歌颂,是因为它是纺织品的原料。侯继因其后裔周文王、武王的德行而受到尊敬。

建立中国道德哲学体系的第一人

孔子建立了以“仁”为最高理念的道德哲学体系。这个制度包括许多美德,如孝、忠诚、宽恕、礼、义、智慧、勇气、尊重、宽容、信任、敏感和善良。 统治者的职责是通过教育的方式将其落实到社会共同体的成员身上,使其成为共同体成员的内在道德和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从而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儒家崇尚和弘扬“道德”,认为道德教育是一种最人性化、社会成本最低的社会管理方式。朱熹把“德”称为“规矩”。道德就像一道防线。当洪水没有发生时,堤坝似乎毫无用处,占据了土地。但是,如果没有堤防,一旦洪水肆虐,人们的生命财产将受到严重威胁。道德也起着类似的作用。 “道德”通常看起来像是一种束缚,一种令人厌烦的说教。但一旦道德堤坝崩塌,人就会痴情,物欲横流,互相伤害。重建道德大堤,几十年都做不了贡献。正是因为孔子构建了这样的道德思想体系,中国古代社会才得以长期稳定和发展。

第一个批评强者为平民的人

过去,一些学者指责孔子维护旧秩序的负面价值观。这种理解是片面的。事实上,孔子对社会现实也有很强的批判性。让我们举个例子。 《礼记·哀公问》记载鲁哀公问孔子:“今之君子何不依礼制?”所谓“今人君子”,是指有权有势的当权者。正是这些当权精英首先破坏了礼制,造成了当时的社会危机和意义危机。

一个比较突出的例子当然是孔子的《春秋》。这本书是孔子根据《鲁国春秋》精心编撰的。它既有赞美也有批评。堪称史无前例的奇迹。书。在那个时代,赏罚诸侯医者本来是天子的事,只有天子才有资格做这样的审判官。可是,因为周王室早已没落,皇上自己还无法自保,他又怎么可能行使赏罚之力,在人间主持公道!懂孔子的人会认为孔子用他的《春秋》一书维护了人间正义;不了解孔子的人,会以为他狂妄自大,实际上是用布来霸占天子的事情。故孔子曰:“知我者唯春秋!得罪我者唯春秋!”

孟子:把孔子当作“领袖”的人

儒家,道家,佛家哲学的核心思想_孔子与儒家哲学_儒家的哲学思想及对后代文化的影响

任何一个学派的大师地位的确立,除了其自身非凡的品格和造诣,还需要有影响的后世学者不遗余力地发扬光大。那些有影响的后生在弘扬道教的过程中,将他们的名字刻在了学校的历史上。孟子是孔子研究的后继者。

从“救圣”到“救孔”

春秋之前,“圣人”的意思只是智者的意思,没有崇高神秘的内涵;于是就有了“圣人崇拜”的概念。 “崇拜圣人”的概念源于长期的民族苦难。春秋二百四十二年,弑君三十六,灭国五十二。因为当时的社会现实太无序、太黑暗、太荒谬。因此,人们期待代表秩序的权威人物的出现。这正如孟子所说:“民望之,旱望云”。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孟子提出了“圣人救世”。历史观。孟子认为,中华民族经历了三大灾难。第一次是人类经历了一场大洪水,人们无处可住。尧、舜、禹三圣合力治水。灾难是商纣王的残暴统治,两代“建商”,文王、武王、周公,消除了暴力,使世界幸福。第三劫是,“天下道德败坏,邪淫横行,有臣杀君,有子杀父”。成春秋,乱臣贼怕。”这种“圣人救世”的历史观属于英雄历史观,我们不相信天下有难。 ,如果圣人英雄举起双臂,世界会更美好。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情,一定是由社会、政治、思想、宗教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弟子周游天下,劝诸侯,处处碰壁,乱世不改。孔子晚年所著的《春秋》一书。战国时期,这个时候,世界并没有改善,反而变得更加混乱。当时的“乱臣贼贼”更加肆无忌惮,不是因为看到孔子《春秋》不敢作恶。 例如, “三家分晋”和“天氏代齐”。这不是典型的“乱臣贼贼”吗?韩、魏、赵、田氏曾犹豫过篡位吗?因此,孟子的《孔子》《春秋》,乱臣贼贼恐”,不无夸张虚伪之嫌。汉代,与汉代政治时事息息相关。

第一个将孔子视为“伟大成就”的“圣人”

春秋战国时期,管仲、墨子、荀子、韩非子等都被称为“圣人”,但没有大人物站出来附和,所以没有得到认可通过学术界和社会。孔子在当时被许多人称为“圣人”,并得到了当时有影响力的人物孟子的强烈呼应。在孟子看来,孔子不仅是“圣人”,还是历史上“立功”的“圣人”。孟子指出:“人自有,无孔子。”也就是说,自从有人类以来,就从来没有像孔子这样的“圣人”。孟子也说:“孔子是圣人的时代。孔子被称为集大成。” “如果你愿意,那就向孔子学习。”可以说,他对孔子的评价已经到了无法补充的地步。后人称孔子为“大成之圣”、“万古之师”,但实际上只是概括了孟子的意思。虽然我们不认为儒教是一种宗教。但后来儒家确实起到了类似于宗教的作用,孟子是第一个把孔子当作“老师”的人。

荀子:崇尚“五经”的儒家

第一个提出五经以备天地万物

荀子崇尚五经,他说:“学恶之始,恶之始,恶之始?曰:数以诵经始,以读礼终,其义始为书生,以圣人告终。……文字的崇敬,音乐的和谐,诗书的博大,春秋的精妙,尽在天地之间。”他认为,唯有学五经,才能成为学者,从学而为圣,因为五经已经包含了天地间的知识,所谓“天地间完”。 ,“全”意为“用尽”,意即天地间所有的知识都在这里。这是从知识的角度来看。从政治的角度来看,是一样的,所以荀子也说:“圣人也是道之道。 “言是志,书是事,礼是行,乐是和,春秋是言。……” “关”是枢纽,圣人是“道之管”,是道的枢纽。圣人的知识在五经之中,百王之道也在五经之中。所以,无论是学者还是统治者,都应该把握五经的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荀子所说的五经是指《诗》《书》《礼》《乐》《春秋》,不包括《易经》。)经中提到了承载万物之道的地位,为后来的汉武帝和董仲舒的“去百家,褒六经”的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经典的系统化教学

关于荀子传经的情况,《释经序》说,《毛氏》是荀子传给伟大的毛公的。 《汉书·楚元王传》说,传《鲁诗》的沉公,从薄伏丘那里得到了《诗》,薄伏丘是荀子的弟子,《鲁诗》也来自荀子。 《汉书》今在传中,引荀子说《诗》有四十四章,《汉书》也与荀子的经学相吻合。 《经释兼序》又名《春秋左史传》,左秋明所著,传给曾慎,吴传传给荀子,《左传》也传给荀子。 《韩书儒林传》说,夏秋姜公将《春秋古梁传》传给了沈公,沉公是荀子的弟子,《古梁传》也传给了荀子。另外,从《荀子》一书中,对礼的内容也有很多讨论,就是荀子营也传下来了《礼记》。正是因为荀子几乎是战国后期唯一系统传经的儒家,所以康有为说:“荀子传经的权力最大。”岁月文人,皆是荀子之学。”(同上,《荀子》)

董仲舒:对儒家的大功,也是大罪

第一个宣扬儒教为国教的人

每个人都知道这样一个历史事件。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破百家,揭六经”。儒家经典自此确立为两千年君主专制时代的统治思想。如果我们认为这两个人的事件决定了中国两千年思想史的发展方向,那是一种圣人或英雄的历史观。

在我们看来,从孔子到孟子、荀子、再到董仲舒,这些思想家其实只是一些标志性人物。他们的思想对后来的中国产生了长期的影响,这是比较容易看到的,但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对他们思想形成的影响却不那么容易看到。事实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性格,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一样。不同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性格比个人性格更复杂、内涵更丰富,更难改变。这其实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是谁?”而从孔子到孟子、荀子,再到董仲舒的思想发展,与中国人(包括统治者和众生)的内心声音不谋而合。 : 啊,这些圣人说的正是我们想要的,也是我们更愿意接受的。无法想象,没有如此广泛的文化和心理基础,儒家经社却统治了中国思想界两千多年!

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确立有一个“试错”的过程。从先秦到汉武帝,这个“试错”过程至少经历了两次。 ,自售。秦国利用商鞅和韩非的理论实现了中国的统一。后来,这个国家被法家统治,可惜,一个伟大的帝国,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统治了仅仅14年,就突然崩溃了。这个历史教训太深刻了。这是一个“试错”过程。

汉初,由于长期战乱,社会民生不断恶化,统治者接受了黄老无为而治、与民同眠的思想政策。但“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真的是治国之道吗?由于中央长期不作为,地方势力不断壮大,以致于景帝盛世发生了同姓王联合造反的“七国之乱”。这是另一个“试错”过程。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汉武帝即位后不久,下诏,寻求贤良对策,重新选择和确定执政思想。董仲舒在“德行三策”的第三条方针中提出:

《春秋》中的“大一统”,是天地恒经,古今情谊。今天儒家的哲学思想及对后代文化的影响,老师有不同的方式,人们有不同的理论,数百所学校有不同的药方,他们的意见也不同。这就是为什么上面为了维护统一而丢掉了,法制几经变迁,下层不知守什么的原因。陈宇认为,凡是不属于六艺和孔子之术的人,都被切断了自己的道路,不应该让他们一起前进。辟邪之道灭,法治统一,法制明,民知其道。

董仲舒是汉代春秋公阳学最伟大的代表之一。在建立儒家经典的过程中 孔子、孟子、董仲舒对中华民族核心传统价值观的形成和建立,春秋公羊学之所以能首先脱颖而出,是因为它的合理性,而“大一统”的思想是其众多合理性中最重要的。这不仅是因为它恰到好处地契合了汉朝“大一统”政治的需要,本质上也与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不谋而合。虽然在通常意义上,中华民族的统一是从秦汉时期完成的。然而,自古以来,中国各民族在他们的深层意识中,有着同宗同根的爱情关系。追溯炎帝、黄帝,乃至传说中的尧舜禹时代,都有一个原始的统一概念。从文献记载的历史来看,至少西周已经是一个幅员辽阔的统一国家,但当时实行的治理形式是封建制,不同于郡县的中央集权制。秦朝以后。春秋战国时期,世界陷入长期的分裂和战争状态,但其最终的历史目标是指向统一。思想家中,儒家的孔孟、荀子,法家的商鞅、韩非都主张统一。但由于主张“以德服人”的儒家统一路线和主张“以武说服人”的统一路线的法家,他们各自为政。秦始皇推行法家路线,完成了国家统一的历史大业。相比之下,欧洲一些国家直到近代才实现统一,而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实现了“大统一”。究其原因儒家的哲学思想及对后代文化的影响,直接关系到中华文化向往统一的核心价值。

儒家,道家,佛家哲学的核心思想_儒家的哲学思想及对后代文化的影响_孔子与儒家哲学

一旦国家实现政治统一,统治者必须考虑选择与“大统一”政治相匹配的长期稳定的道路,这反过来又需要学术思想的统一。 《春秋》公羊学虽有悠久的施与受传统儒家的哲学思想及对后代文化的影响,但直到西汉才成文。处理的结果。因此,提出并采纳“去百家,表六经篇章”的文化方针,表面上看似乎是汉武帝董仲舒事件,但其实有其深厚的民族文化和心理原因。自此事件以来,儒家经典成为两千年来君主制下的统治思想。作为此次活动的标志性人物,我们以董仲舒为推动儒家经典成为国教的第一人。

改造原始儒家为帝制服务的第一人

在上一节中,我们强调董仲舒是第一个推动儒家经典成为国教的人 孔子、孟子、董仲舒对中华民族核心传统价值观的形成和建立,但同时我们也指出董仲舒的儒家思想与原始儒家思想相一致,除了“让德不强”的基本观点。此外,它在很多方面已经与原始儒家大相径庭,最重要的体现在对天、王、民三者关系的理解上。原始儒家以孟子为例,主张“民为贵,政为次,君为次”,“天见民见民,天听民”。 。”这里的重要性顺序是:王的意志服从上帝的意志,上帝的意志服从人民的意志。舆论是最重要的。但说到董仲舒,却是:“屈民伸尺,尺伸天”,其先后顺序是:民顺君意,君意顺民。天意。董仲舒的第二语言可以看作是汉代儒学发展的大纲。它标志着:面对中央集权统一国家的新形势,儒学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原始儒学的主要特点是以人为本。原始儒家虽然也讲尊君,但不赞成君主专制。儒学在汉代获得了官方哲学的地位,其代价是偏离了原始的儒家思想。我们说,董仲舒是第一个改造原始儒家为君主服务的人。他为儒学争取国家统治思想的地位,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他背离和背叛了儒家原有的以人为本的思想,这也是大罪。

任何人

从孔子创立儒家到董仲舒确立儒家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大约用了三四百年。这一时期,政治学界十分活跃,经历了从“诸侯异政”到统一天下,从“诸侯异学”到“唯独尊儒”的过程。 ”。有几个历史经验值得总结。

儒家原本是数百个学派之一,但与其他学派相比,它是一个世代相传的学派。先不说后世的名家,就在董仲舒之前,有孔子、孟子、荀子这三位大师。墨子之后,墨家没有人了。道家老庄子之后,再无大人物。法家只能讨论商鞅和韩非。一所学校要长期发展,每个人都大量出来,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一所学校能否取得长足的发展,与其所依托的文化资源有着重要的关系。六经是传统文化的基础资源。正是在对待“六经”的态度上,儒家棋才是高手,抱着传承和提升的态度。道家认为“六经”无非是“先王遗物”(《庄子·天运》),鄙视之。法家甚至实践了他们烧毁“诗书”的想法。墨家只听“车子”的话,没有做别的。所以儒家的传承不衰是有原因的。

一所学府最终成为国教是有原因的。首先,这个学派的创始人应该具有巨大的道德人格魅力,能够站在道德制高点公正客观地评判历史,为民族文化做出巨大贡献。孔子无疑做到了这一点。在这所学校的后续发展中,也需要后期研究中有影响力的人物来大力宣传和推广其创始人。孟子尊孔子为“集”中的“圣”,荀子说五经是备天地万物之道。 ,这无疑为董仲舒推动儒家经典成为国教提供了必要的历史伏笔和理论论证。

最后,作为历史文化资源的经典(如六经)需要有巨大的解读空间。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等人,虽然都是儒家学者,同根于“六经”,但思想上还是有很大差异的。这种差异可以理解为解释者自己为适应他的时代而做出的“解释性创作”或“创造性解释”。

【儒学的发展历程】相关文章:

儒学的现代启蒙12-10

儒学与中国科学04-05

墨子公开反对儒家思想11-15

最人性的儒家12-10

儒家在20世纪07-18年间名存实亡

儒家七智06-21

“儒家”为什么叫“儒家”07-16

汉服12-16的发展历程

儒家经典句子12-21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