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是一种信仰,是人的一种精神需求

宗教是一种信仰,是人的一种精神需求

佛教智慧哲理故事

佛教智慧哲理故事

宗教是一种信仰,是人的一种精神需求,我觉得我辈生于这花花世界,或许都应该学学佛学。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的是儒释道的相互融通渗透,从而找到自己心灵的家园,使自己的生命力具备足够的张力,去适应急剧变化的外部世界佛家的智慧就是哲学,尽管过程可能会很痛苦,但是最终还是能超脱、通达。这一点在苏轼身上体现得是很明显的,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够在宦海沉浮中“一蓑烟雨任平生”,保持一颗平常心。

中国传统文人尽管多有一生坎坷的,然而自杀的却极少,这与这种文化的张力是很有关系的。而讲求主观与客观相互对立的西方文明中则难有如此通达之人,俄国伟大作家托尔斯泰最后会离家出走而死,德国作家茨威格在获得大奖后和自己的夫人一起自尽。若是论到境遇悲惨,则中国清朝的大画家八大山人更加应该去自尽。他是明朝皇族后裔,相传清兵入关后一直在追杀他,他一直都在躲避清兵的追杀,一生穷困潦倒,连画虽在后世被推崇备至,但是当时却很难卖出去,但是他却仍然顽强地活着,而且自得其乐。这除了他寄情书画之外,文化的熏陶恐怕是更加深层次的原因吧。

就儒释道三家的侧重而言,儒家比较强调天人和谐,道家比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佛教,尤其禅宗比较强调人与自己内心的和谐。个人感觉,儒家的东西教化之味太浓,让人不易亲近,道家的东西太过玄妙,也是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神情,唯有佛家的那些道理才让人感觉到骨子里透着一股和蔼之气,足可以让人去亲近,是以其影响民间的广度是其他两家学说难以比拟的。当然,这并不影响儒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的地位。

说起儒家,人们想到的会是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些催人奋进的话。但是在中国古现代科举制度下,在中国长期官本位的体系中,若是光学儒家的东西,人性是易于风干脆裂的。至于道家的东西太过玄妙,什么“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足以让一般人头昏脑涨。

佛家的东西就不同了。它会以非常浅显乃至轻松诙谐的方便法门告诉人们,世界是苦的,空的,虚幻的,不可执着,连空都不可执着,甚至连佛法都不可执着,还说最难医治的是佛病。这种通达的世界观是如此的彻底,以致于我们可以用它来做武器,去让自己的心适应外面的世界,于暗夜中见大光明,心生大欢喜。若是悟性足够,自信足够,或许还真能达到“佛性常清静,何处惹尘埃”的境地。彻底的唯心主义者强调相信“境由心造”,想想还真有那么回事儿。以前学习的那些教科书上照例对这些东西都是先引述其基本观点,然后一棍子打死,说“这些唯心主义的东西是错误的”之类的话,也并不进行深入又有系统地分析,想想也觉可笑。

“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的故事中的主角老是被人诟病,但是大家却没有想到它却由此得以解脱,不再对葡萄执着,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有着无数一边笑那只狐狸,一边自己却为了吃到葡萄而勾心斗角,以致害人害己的事情实在是屡见不鲜的。两者相较,谁对人对己相对有利些,或者说不那么有害,那是一清二楚的。

在信仰上,是没有人的高低贵贱之分的。在象牙塔内学佛参禅的人不该去嘲笑那些为了自己的offer或者而去卧佛寺烧香拜佛的人。大乘佛教追求的是菩萨行,渡化芸芸众生,“将无限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是一种很崇高的追求,我们都应该表示敬意。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在乍见美丽的异性,心痒难搔,但是却求不得或者不可求的时候默念“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将美女当作骷髅,当作梦、幻、泡、影、露或电,或者心中存想:“百年之后,还有什么美女和骷髅之别?”以换取一个心中的平静,保持一颗平常心。虽然这里可能还会有误解,将“空不异色”的“色”误解为“美色”的色。但是,或许这时候这些都不重要了。

人生在世,都是为了避免痛苦,追求快乐,但是殊不知,痛苦是一种痛苦,快乐也是一种痛苦。说痛苦是痛苦是很明显的事,但是说快乐也是一种痛苦,貌似有些难以理解。但是想想所谓“天下无不散的宴席”,想想纸醉金迷之后的孤单与寂寞和快乐的反差而产生的痛苦,便可以知道,快乐产生的痛苦并不会比所谓痛苦产生的痛苦轻松。这样想,即便不能解脱,达到涅磐的境界,但是它会让我们在快乐的时候不要被它冲昏了头。可能有人会说,既然痛苦和快乐都是痛苦的,那么我既不快乐也不痛苦总不会痛苦了吧。但是佛家明确地告诉我们,既不痛苦也不快乐也是一种痛苦,我们有时候可能会羡慕那些傻子,说他们的生活中没有痛苦,但是佛家说无明是一切烦恼的根源,只要没有达到涅磐的境界,就老是会处在在六道轮回中,老是在苦海中飘荡。这样,我们虽然在人格上和傻子是平等的,但是还是宁愿自己痛苦,再也不要去羡慕傻子的快乐了吧。当然,佛家说众生平等,如果我说我们所有的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傻子,估计也不会有太大的失误。

在我们看来,爱情可能是甜蜜的、浪漫的,是可以海枯石烂、此心不变的。但是现实却多为情所困的痴男怨女。佛家告诉我们,一切都是无常的,感情当然更是如此。那么我们未必一定要四大皆空,遁入空门,但是得到时何不珍惜一些,失去何妨看开一些。佛经上的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爱情也只不过是“诸阴因缘合”而开出的一朵彼岸花而已。我是一个在感情上早熟的人,早在上小学时,便对一起的女孩子产生了朦朦胧胧的单恋,但是那时还太小,不管是在大人的眼中还是自己的心中,都把自己当作了一个很乖的孩子。根本就没有空间和胆量去获得自己的爱情,但是当相思袭来之际,却又不可能不想着对方。所以,虽然那时没有恋爱,也没有因为失恋而心碎,但是于爱情给人带来的烦恼却是早有所体会,为了异性的一颦一笑而痴醉,为了没有胆量和她说几句话而终日烦恼,我那短暂而无忧无虑的童年因此也过早地划上了句号。难怪后来自己在读金庸的《倚天屠龙记》,读到单恋杨过、无计回避的郭襄在听到觉远大师念“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的偈子而痴了时,我自己也大受震动,一时间也觉爱情苦多宗教是一种信仰,是人的一种精神需求,解脱为乐。看《书剑恩仇录》时看到的那句“你既无心我便休”的通达,也颇感回肠荡气,于我心有戚戚焉。

当然佛教的让人们去空掉,并不是让人们不求上进,而是说不要执着。这一点,看看对佛学颇有会心的金庸等人的武侠小说经常会有发现。在他们的武侠小说中,那些一心执着,想着要复仇,要复国,或者一心想要成为天下第一的人,大都是不能如愿的,即使像东方不败那样真的练到天下无敌,也为此付出了太大的代价,让理性的人一看就觉得化不来,不但别人如此,连他自己羡慕的,也是女儿身的任盈盈,恨自己不能变成女子,而不再痴迷武功了,最后连同样醉心于武功和权势的任我行也都不能忍那所谓至高无上的“葵花宝典”,而毁了它。相反,若是抱着胜固欣然败亦喜的平常心,却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天龙八部》一书中,金庸就干脆说要练成至高无山的“易筋经”必须堪破“我相、人相”,心中不存练武功之心,即尽去执着之念,才能练习最高深的武功。武侠小说中的武功自然完全是虚构的,不足为信,不过其中蕴含的这些道理还是和佛家的思想是相通的。

一日聚会,席间有人慨叹大家至今一无所有,我随口说道:“一无所有,才能拥有整个世界。”,不想便有人大赞经典。后来又想,自己说的话其实并非彻底的空,并不是真正的不执着,而只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指着,或许这样的不执着会更加危险也说不定。但是毕竟是上了一个层次,高层次的不执着的另一面就是更高层次的执着,或许以后自己自己的修为足够高之后宗教是一种信仰,是人的一种精神需求,才能跳出这硬币的两面佛家的智慧就是哲学,或者丢下这把双刃剑吧。

说道佛家学说,不可不说它对艺术的影响。不必说王维的摩诘的字的来历,他半官半隐的生活,他的那些富含禅意的诗,也不必说苏东坡的出世思想对他之所以形成放达、豪迈个性的作用。这些都是太多的人说过了的。作为喜欢武侠,并有志于创作的我,还是拿武侠说说吧。武侠这种东西,原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但是通过梁羽生、金庸、古龙等人的努力,使武侠小说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地步,逐渐得到文学史的承认。他们的读者,遍布各个阶层,从小学生到大学教授,男女老少,无不喜欢。当年华罗庚在欧洲见到梁羽生时,曾对他说自己非常喜欢梁羽生的小说,并说武侠小说是成人的童话。金庸小说更是拥有一亿多的读者,一个作者在生前就拥有这么多地读者,在人类文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莎士比亚的读者自然也有一亿以上,但是那是在他死后多年以后才达到这个数字。武侠小说能在华人圈中有这么大的吸引力,除了它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令人难忘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优秀的武侠作品是有着深邃的意蕴的。而佛家的思想的阐发,对于形成这种意蕴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尤其象金庸这样信奉佛教的人,其作品自然带有很浓厚的佛家的思想的痕迹。陈平原在《千古文人侠客梦》一书中曾说,对佛教感兴趣的人不妨以金庸小说作为佛家入门的读物,这是有道理的。金庸小说中都对佛家的智慧有所阐发,我觉得最能体现他对佛教的理解和阐发的,自然是《天龙八部》一书。从书名上就已经能看出这部书和佛教的不解之缘。以天龙八部这几种神道怪物来象征人世间的离合悲欢,可说十分贴切深刻。旅美著名华人文学评论家陈世骧先生在评价《天龙八部》时说,书中人物“无人不冤,有情皆孽”,作者带着一颗悲天悯人的心,对现实中的鬼蜮时时处处予以揭发,作品的背后笼罩的是佛法的无边大超脱。正是因为有了佛家的智慧,再加上作者的阅历和艺术技巧,才能写出如此感人的作品来。在武侠小说家看来,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中人过的是刀尖上讨生活的生活,他们于生、老、病、死、忧悲恼、怨憎会、恩爱别离、求不得之苦会体会得比现世人生更加真切些,他们的痛苦或许会比现实人生的痛苦更深广些,他们可能会更贪更痴更嗔些,他们可能更深地在苦海沉迷,但是正因为如此,他们可能更能体会到诸行无常。俗话说没有沉迷哪来解脱,或许江湖中人更有可能解脱,或者是当他们死的时候,“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或者是经人点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

老是觉得佛家思想和辩证法颇有相通之处,只是佛家所说,更加“方便”,更加通透。我常在想,佛家那些思想,可以让我们更明白地看到,美貌、金钱、权势(可能还应该包括虚构的不真实的武功,不过,其他的东西也未必是真实的。)这些人们汲汲追求的东西或许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只有美好的一面。他或许有时会带给人们的并不是自己想要的,而自己想要的东西,是没有办法凭借美貌、金钱、权势来得到的。这些浅显的道理看似简单,但是加上作者的独特体验以及娴熟的艺术表现能力,或许会产生很动人的东西来。菩萨在修菩萨行最后成佛的过程中,不知要经历多少的磨难。人们在追求美好的东西时,也得付出很大的努力,甚至遭受很痛苦的煎熬,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追去的东西越是好,付出也必然越多,乃至于为了要渡化众人而将无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一个人的成长也是如此佛家的智慧就是哲学,侠者也是如此。

艺术的感染力可于此中求,一个人成长的智慧也可于此中求。

【佛教智慧哲理故事】相关文章:

1.佛教四大哲理故事

2.低调是种智慧的哲理故事

3.智慧哲理故事

4.学习的智慧哲理故事

5.智慧可以求生的哲理故事

6.低调是一种智慧的哲理故事

7.用智慧战胜对手哲理故事

8.选择的智慧哲理故事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