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与孔子一道创立领先世界的道德哲学

道德经》与孔子一道创立领先世界的道德哲学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国家领导人关于“创造性传承,创新性发展” 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使古老的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活力,为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据《周易》记载,早在3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在“反复其道”中探索,并坚持“恒其德”的善举。到了春秋时期,老子的《道德经》和孔子的《论语》问世,奠定了“道”与“德”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至今成为人类文明的标杆。

《道德经》的哲学思想源于《周易》。《周易》运用图、文、数演绎物象事理,体现自然变化规律。《道德经》把自然变化规律归统于“道”,把循“道”而为的善举界定为“德”,首创了“道”与“德”完整概念,并从道法自然的高度,阐述物极必反、天人合一、行知互动、顺势而为的道家思想。《周易》和《道德经》的共同点,在于体现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充满朴素的唯物辩证法。

正如马克思从商品属性入手研究资本论一样,老子以路论“道”《道德经》与孔子一道创立领先世界的道德哲学,以行论“德”,与孔子一道创立了领先世界的道德哲学。

一、“道”的由来

2500年前,老子眼中的“道”,是一个空灵宽泛的概念。空灵到“先天地生”,“可以为天地母”;宽泛到“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道家哲学思想的智慧,涣兮若冰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也就是说,在宇宙形成之前,“道”就已经存在,宇宙也是按“道”的规则产生的,世界上任何事物和现象都与“道”有关。在当时还没有“规律”一词的情况下,老子为了把“道”说清楚,字斟句酌道家哲学思想的智慧,绘形绘色,连用“豫兮若冬涉川”等八种物象比拟“道”的存在形式,可谓匠心独具。为了让人知晓这些仅仅是比喻而已,并非“道”的全部,老子解释说:“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深不可识,故强为之容”“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名曰大”,以此说明“道”是一门高深玄妙的学问,只能勉强形容,无法具体言表。

很明显,老子研究“道”的方法跟现代哲学的形象思维惊人相似。从一开始,老子就把“道”当作玄学(即哲学和方法论)进行探索。

运用现代哲学的视角看待老子的“道”,一切关于“道”的疑义和争议便可迎刃而解。譬如,大家普遍认为“道”虚无飘渺,提倡“消极无为”,这就误解了“道”的真谛。哲学本身就是抽象的,《道德经》中夹杂的“无为”思想,并非纯粹的无所作为,而是遵循自然规律,有所为有所不为。过去我们说“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那是消极的无为;现在我们说“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速度”,这是积极的无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就是这种哲学意义上的积极无为。又如《道德经》开篇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至今就有不少关于断句、释义的争执。其实,老子只是直截了当告诉我们:“道”,是可以说清的,但不是指平常道路的道。开篇就把引申义的“道”与本义的道区别开来。一字多义,使用精当。

耐人寻味的是,为什么要用“道”而不是其他汉字来体现事物的发展规律,即道从何来?老子对此只说“先天地生。”那么,“道”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它有哪些深刻的含义呢?

道,在汉语中属于象形字,金文解读为“从头开始行走”。《说文》称:“道,所行道也”。先秦典籍中,《易·履》有“道坦坦”、《论语·阳货》有“道听而途说”、《周礼·地官·遂人》有“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之句。很明显,道的本义与现在的“道路”是一致的。

简简单单的道路,为什么会被古人引申为事物的变化规律,并发展成为古代玄学符号。这个问题,笔者翻遍古籍都找不到答案,因此大胆想象这样一个场景:

一群古人行走在朴拙蛮荒、崎岖不平的道路上。起初,大家都不懂规矩,个个争先恐后,一路拥挤不堪。为了改变这种混乱状态,领头者想出一个办法,引导大家分别先后,排成队列,有序行进,逐渐形成了类似现在的交通规则。因为这些规则产生于道路,人们干脆就把它简称为“道”。久而久之,人们发现自然界中很多现象,也有类似这种“道”的规律可循,譬如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升起时是白天,落下后变成黑夜,就像每天在一条道路上来回行走一样。这些周而复始的自然现象触动了古人直观的形象思维,为了表达的需要《道德经》与孔子一道创立领先世界的道德哲学,便巧妙地借用“道”字来形容与规律和规则相关的其他事物,并慢慢引入玄学的范畴,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统统囊括其中,一“道”以概之。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步又一步地推演出“道”的来龙去脉。

这一假设,从我国现存最早的典籍《周易》中可以得到印证。《易经》创作过程历经上古、中古和下古三个阶段。上古阶段由伏羲作八卦、神农氏以艮卦为首推演六十四卦、轩辕氏以坤卦为首推演六十四卦;中古阶段由周文王以乾卦为首重演六十四卦、由周公旦创作卦辞和爻辞;近古阶段由孔子及其弟子编写《易传》,包括彖辞、象辞和系辞。我们发现,由周公旦创作的复卦卦辞中就有“反复其道”的表述,原意描写人在道路上来来回回地走动,引申为事情反复发生和变化。有趣的是,《周易》爻辞中也有“不恒其德”“惠我德”的记述,这说明“道”与“德”两个字在中古时期就开始被使用道家哲学思想的智慧,并且有了相应的概念。

二、“道”的哲学意义

“道”作为玄学符号之后,内涵不断深化,外延逐步扩大。到了春秋晚期,老子所论之“道”,已经与近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非常接近。

其一、“道”体现朴素的唯物辩证法。《道德经》中最经典的一句,叫做“道法自然”。原文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通过对人、地、天、道与自然现象的观察分析,确立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把“道法自然”当作人们认知事物的最高境界。“道”是意识,“自然”是物质,道法自然强调的就是物质的第一性,即“道”来源于自然,服从于自然,又反作用于自然。这一论断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如出一辙,但提前了两千多年。其中的“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活现了“道”作为规律永恒存在的特征;“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揭示了事物生长消亡、循环往复的规律;“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跟现代科学正在求证的特殊天体“黑洞”或许相关。科学家认为“黑洞”密度无限大体积无限小,是由超级引力吸聚而成的高能量物体,这与“有物混成”的提法不谋而合。

其二、“道”体现鲜明的对立统一观。仅就《道德经》第42章中“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一句,就足以说明老子哲学思想的超前精到。寥寥12个字,用“负”和“抱”描绘事物内部存在对立的两个方面,即阴和阳,它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既对立又相融的关系;用“冲”与“和”阐释事物内部对立的两个方面通过矛盾冲突、抗衡转化,最终达到统一(和谐)。这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对立统一规律也是高度一致的。

哲学没有国界。我国作为世界上最早产生哲学思维的国度,从先秦诸子百家的著述中,就能领略到古人的哲学智慧和力量。那个时候,尽管百家争鸣、学派衍变,但以阴阳(即形而上的东西,可以理解为意识)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种肉眼看得见的物质)为理论依据认知事物、解释自然的方法始终一脉相承,殊途同归。古人把任何事物都分为阴阳,如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昼为阳、夜为阴,上为阳、下为阴,前为阳、后为阴,表为阳、里为阴,五脏为阳、六腑为阴等等,而且阴阳之中也分阴阳,就像物质无限可分一样。如五脏也分阴阳,心为阳、肺为阴,肺中又有肺阴、肺阳之分,以此类推,任何事物都存在着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古人认识到事物对立着的两个方面也是相互统一、互相依存、相互转化的,《易·系辞》说:一阴一阳之谓道。

其三、“道”体现量变质变规律。譬如:“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持不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等,老子对于“物极必反”的认识非常深刻,再三强调“满为患、过则凶”的道理,这实质上也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与现代哲学的表述并无两样。

其四、“道”体现否定之否定规律。《道德经》中的许多句法和内容吻合这条规律,如“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这跟“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的句式是一样的,都是描写事物从有到无、从无到有、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过程,无疑也是事物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把这两段话联系起来并用现代语言解释,就是说,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大)就会消失(逝),但这种消失只是暂时的,到一定的时候它又重生“复命”,这是事物反复变化的常态。当然,每次重生出来的事物不可能跟旧事物一模一样,而是进化了的更加高级的事物,这一点老子没有提到也是情理之中,权当不言而喻。

其五、“道”体现理论与实践关系。《道德经》寥寥五千言,不仅从理论上认知自然现象,而且阐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行为法则。书中不少指导人们行为的真知灼见,毫无疑问就是古人长期实践活动的结晶。什么叫“道法自然”,直译为人类的认知源于自然,即通过实践探索自然规律,自然规律又反过来指导实践。人类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如何干才是正确的,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受到自然的支配和约束的。老子一句“孔德之容,唯道是从”,便把“道”与“德”作为知与行、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体现得淋漓尽致。

总而言之,老子论“道”充满哲学思维,除了“道法自然”的认识论,“孔德之容,唯道是从”的实践论,还有“反者,道之动”的变化论。

“反者,道之动”,用近代哲学解读,就是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会走向反面,而老子认为这就是“道”(即规律)在起作用。一个“反”字,说明事物存在正反两面,而且相互转化;一个“动”字,体现事物通过运动变化,最终走向反面。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